
全文摘要:U16國足熱身賽0-2負于緬甸,引發對中國足球現狀的擔憂,讓人想起范志毅的預言。盡管此前曾擊敗強隊,但球隊暴露出攻堅能力不足、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,尤其是在面對針對性防守時缺乏應對。這場失利敲響警鐘,也為即將到來的亞少賽預選賽敲響警鐘,球隊需盡快調整。
為備戰11月22日開賽的U17亞洲杯預選賽,U16國少在重慶同緬甸國少踢了兩場熱身賽,首戰4-0輕取對手,但三天后的第二場較量,國少卻0-2告負,這場失利不禁讓人想起當年范志毅說過的一句話。
2013年,卡馬喬帶領的中國國家隊1-5負于泰國。范志毅為此感慨:“泰國輸完之后輸越南,然后再輸緬甸,接下來沒人輸了。”幾天前,U22國足在“熊貓杯”首輪0比1輸給越南,如今U16國少又0-2輸給緬甸,范志毅的“預言”已變成現實。
足球比賽有輸就有贏。和2013年相比,如今的中國足球是有退步,但這兩年也確實開始了觸底反彈,各級國字號隊伍更是兩年內三殺韓國。我們的足球在進步,越南、泰國和緬甸等國家的足球也在進步。為了復興,我們要有更快的腳步,U16、U20、U22等國字號的努力,終究不會白付。
先4-0贏緬甸,然后又0-2輸緬甸。這一過程和10月份香河集訓期同印度的兩場比賽很類似。當時國少也是先4-0輕取印度U16,但第二場比賽卻0-1輸給對手。因為是集訓期的熱身賽,浮嶋敏在兩場比賽的陣容有比較大的區別,這次同緬甸的比賽也類似。
雖未必就很明確分了主力和替補,但兩套陣容的戰斗力和磨合程度肯定是有區別的。而且當對手通過首戰熟悉了我們的特點之后,第二場比賽有反彈也正常。
同印度以及同緬甸先贏后輸的幾場熱身賽,可以讓教練更準確地認識自己的球隊,以及確立主力陣容。但也確實引起了各界的質疑聲,畢竟這是62年來首次在國字號層面輸給緬甸。這其中有對集訓做法的質疑,因為球隊長期處于比較封閉的集訓狀態,其心理一直處于比較空虛的狀態,在熱身賽成果好的情況下,球員們能夠積累信心,尤其距離預選賽最近的一場。不過,熱身賽結果不理想,很大程度也會影響之前所做的心理建設,可能就連相關的管理層對此也是沒有底的。
也有認為國少戰術比較混亂,時而走地面傳控,比如和越南一役;時而又實用“開大腳球”的簡單粗暴戰術,不斷在傳控和盲目開大腳之間迷失自己。雖然有些過于尖銳,但對于即將出征亞少賽預選賽的這支隊伍和教練來說,能否接收到這些信息并迅速做出調整,恐怕也是外界最為關注的。
在上半年的呼和浩特國際錦標賽以及“和平杯”國際錦標賽,U16國足連克沙特、澳大利亞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強隊,同韓國的比賽也是3-4惜敗但場面完全占優。所以,球迷對他們即將參加的U17亞少賽預選賽充滿期待,可如今卻被0-2負于緬甸的事實澆了盆冰水。
輸球誰都不愿看到,但現在暴露出問題總好過正賽中重蹈覆轍。從這支國少隊的比賽經歷來看,主要問題集中在攻堅能力還不夠,以及心理不夠強大。
此前對強隊的戰績好,因為對手心理占優,所以更多時候會主動壓出來踢,這就給了國少隊足夠的反擊空間。而以弱隊自居的國少隊戰略得當,充分發揮了長傳進攻以及快速反擊的優勢,所以能取得一系列不錯的成績。
但是當面對印度和緬甸隊,尤其是首回合取得大勝后,對手在第二場比賽就很明智地把戰術重心放在防守上。就像緬甸隊,防守陣型從四后衛改為五后衛,這讓國少隊的進攻看似熱鬧但卻效率不高。國少隊心理上把對手當做弱隊,所以會持續強攻而在后場留下了漏洞。對方在首場后做了針對性訓練,尤其是如何遏制國少隊的邊路進攻,而國少隊的戰術變化卻不大,最終被對手兩度偷襲得手。
同印度的第二回合比賽也類似,而即便是首場4-0戰勝緬甸的比賽,國少隊也一度遇到過困難,如果不是上半時臨近結束時攻入一球,下半時也不會踢得這么順。這又暴露出國少隊的第二個問題——心理不夠強大。順風球能踢出高比分,但逆風球就容易陷入困境。對緬甸和對印度的第二場比賽,都是因為久攻不下而被對手偷襲得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