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文摘要:U22國足兩年三勝韓國隊,展現了進步與潛力。教練成功隔離外界輿論干擾,并善用板凳深度是取勝關鍵。球隊雖輸越南,但整體表現向好。外界應摒棄“唯結果論”,給予這支青年隊更多耐心與信心,期待其在未來大賽中持續成長。
熊貓杯首戰0-1輸越南后,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抨擊U22國足,即便其中也間或有為全運會所累的客觀分析。在2-0戰勝韓國之后,輿論又幾乎一邊倒地轉了180度。好在,球隊沒有受其裹挾,正如安東尼奧賽后所說的:“我讓球員遠離評論,無論評論是好是壞。第一個隔離外界聲音的就是我:主教練本人。”
兩場比賽,除門將位置之外,安東尼奧排出了完全一樣的首發陣容。而出現迥然不同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,對韓國的下半場有充足的板凳深度讓球隊陣型和體系保持了一致性。而對越南比賽的丟球之前,中國隊的表現也同對韓國的比賽差不太多,都是場上表現更好的一方。雖然競技體育唯結果論,但客觀原因也是原因。
對陣越南隊,當全隊都嚴格按照安東尼奧的布置去不惜體力奔跑、全場攻防之后,當安東尼奧僅僅用三名替補隊員換下前場隊員之后,后防線在對越南比賽的最后10分鐘體能不支也就無法避免。
反觀對韓國的比賽,安東尼奧從下半場開始階段就調兵遣將,總共做了六次換人調整。雖然韓國隊也換了五名球員,但中國隊對比賽的控制反倒更有效——板凳深度同樣是球隊實力的體現。
除了要看到0-1輸給越南,更應看到這支球隊在鹽城四國賽和熊貓杯對韓國的雙殺,也要看到U20國青在去年渭南杯對韓國的完勝。眾多優秀的U20隊員加入后,安東尼奧給球隊帶來的進步已肉眼可見,球隊的技術含量也與日俱增。誠然,讓韓國人真正服氣的是在正賽中繼續戰勝他們。如果明年亞洲杯能小組突圍,中國隊大概率會在四分之一決賽遇到韓國。球隊要繼續努力,而外界更應對他們多一點耐心和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