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譯者注:本文原發表自SB Nation,作者是Dave Deckard,文中數據均截至原文發稿前(當地時間11月15日),文中觀點與譯者及平臺無關。
杜蘭特率火箭輕取快節奏開拓者。波特蘭帶來了能量,但火箭有名人堂級別的球員。
周五晚間之前,開拓者在2025-26賽季全程未嘗一場兩位數分差的敗績。但在休斯敦,這一紀錄被杜蘭特領銜的火箭以140-116的比分徹底終結。這場比賽展現了開拓者諸多標志性打法:一波流進攻、勁爆扣籃、快速輕松得分。但火箭用實力告訴開拓者,開拓者能做到的,火箭不僅能復制,還能做得更好,甚至遠超其上。最終,比賽懸念早早終結,火箭將開拓者的賽季戰績定格為12戰6負。
開拓者一開場就全力提速,快速推進、突破中路,要么直接得分,要么分球給外線投三分。開場階段三分球手感火熱,開拓者取得了16-7的開局。隨后火箭回應道:“所以你們想跑轟,是吧?好吧。”他們的快攻進入了超速狀態,并且開始比開拓者隊得分更快。
首節戰罷,開拓者拿下32分。這對他們而言通常是個不錯的結果!但火箭在同一節轟下了41分。
這基本奠定了整場比賽的基調。每當開拓者打出精彩表現,火箭總能在其基礎上再提升一成。而當開拓者狀態下滑時,火箭便乘勝追擊,擴大分差。第三節就是典型例子,開拓者依舊全力奔跑、自由投籃、肆意扣籃,卻仍被拉開20多分的差距。
全場比賽,開拓者投籃出手89次,快攻得分9分,迫使對手失誤6次。火箭則出手106次,快攻得分23分,迫使對手失誤20次。他們借鑒了開拓者的成功配方,又加入了點睛之筆,最終讓開拓者吞下敗果。
見識過開拓者的表現后,火箭用行動宣告:“讓你們看看你們所缺少的東西。”來自得克薩斯州、身高2.08米的凱文·杜蘭特登場了。或許2007年NBA選秀中開拓者放棄選他的記憶仍歷歷在目,杜蘭特首節就獨得16分,給了開拓者沉重打擊。他全場19投12中,斬獲30分,開拓者對此毫無應對之策。
還記得開場支撐開拓者的三分球嗎?后續比賽中他們雖斷斷續續命中,但始終未能成為取勝的穩定支撐。這主要是因為火箭的三分表現同樣出色。開拓者全場三分球36投13中,火箭則45投17中。兩隊命中率相差無幾,但正如開拓者本賽季多次證明的那樣,出手三分更多的球隊往往能贏得比賽。
正如我們多次提到的,開拓者隊在完成對球的初次防守后,仍然難以迅速回防到三分線。這在有多諾萬·克林根在場的陣容中尤其明顯。
好消息是,經過賽季初的起伏,克林根和開拓者重新躋身聯盟頂級進攻籃板強隊之列。今晚開拓者拿下16個進攻籃板,他們很擅長通過強勢的籃板表現創造額外的投籃機會。
但遺憾的是,火箭在下半場派出史蒂文·亞當斯,擺出雙高陣容。亞當斯僅用5分鐘就搶到5個進攻籃板,一舉抹平了開拓者早期的優勢,最終幫助火箭拿下20個進攻籃板。
夏普全場拿下19分8個籃板和3次助攻,但這并非他的核心亮點。比賽大部分時間里,他多次遭遇蓋帽、搶斷和身體對抗。火箭對他的封蓋和壓制比我們見過的任何球隊都要更好。但夏普并未退縮,他拼命地爭搶地板球,在傳球路線上保持活躍,進攻端依舊堅持沖擊籃下。無論火箭如何施壓,他都能予以回擊。這樣的表現令人贊賞。
阿夫迪亞上半場表現沉寂,僅得4分。但他在第三節迎來爆發,單節砍下13分,其中大部分得分來自火箭建立23分領先優勢后的末段時間。阿夫迪亞命中三分、完成精彩的2+1,在差不多10多分鐘的時間里幾乎統治了賽場。他全場拿下22分和10個籃板,美中不足的是出現了7次失誤。開拓者急需一名替補控衛來緩解壓力。
說到這里……
朱·霍勒迪全場拿下13分和6次助攻,但我們值得花點時間肯定他在開拓者客場之旅中的重要作用。他從未成為隊內得分王,也不是高光時刻的制造者。但他的傳球能力和解讀防守的洞察力,以獨特的方式串聯起了整套陣容,這是其他球員無法替代的。更重要的是,當球權交給除他之外的其他球員時,就能明顯感受到差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