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文摘要:上海男足青訓在全運會上表現低迷,凸顯“陰盛陽衰”困境。昔日成功的“根寶模式”因球員來源分散、缺乏長期集訓而失效,對手卻復制此模式取勝。文章指出,上海需強化足協統籌力,借鑒女足經驗,在教練組中推行“以老帶新”,方能重振男足青訓。
全運會U20男足決賽12日落幕,湖北隊點球大戰擊敗東道主廣東隊奪冠,徐根寶掛帥的上海U20隊依靠點球大戰擊敗山東隊,最終獲得銅牌。上海U20男足的第三,已是申城三支青訓男足中的最佳戰績,此前,由成耀東掌舵的上海U16隊名列第五,由申花獲組隊權、陶金執教的上海U18隊發揮嚴重失常僅列第9。
上海足壇青訓的 “陰盛陽衰” 已成定局。海派男足青訓,81歲老帥根寶掌舵拿下第三名,已是最拿得出手的成績單;相比之下,上海女足青訓的成績堪稱耀眼,上海U16女足、U18女足分別奪冠;上海成年女足也殺入四強,13日將和江蘇隊爭奪決賽資格。不管是對照同城上海女足青訓的出色戰績,還是參照湖北等其他省市的巨大進步,上海男足青訓最近兩屆全運會呈現 “逆水行舟” 趨勢。
2009年徐根寶率武磊們稱霸山東全運會男足項目、2013年遼寧全運會成耀東率根寶基地為主的上海隊奪冠、2017 年徐根寶帶教朱辰杰們登頂,背后離不開獨樹一幟的 “根寶模式”。如今,隨著上海男足青訓版圖的迅速變化,上海全運會隊伍已無法照搬之前的成功經驗。面對全新的發展形勢,上海男足青訓亟待進一步改革,上海足球人需要強化“二次創業”的危機感、緊迫感。
某種程度上,本屆全運會U20組別,不管是最終奪冠的湖北隊還是屈居亞軍的廣東隊,成功經驗都是復制了當年的“根寶模式”。以崇明根寶基地培養的球員為主體,通過整建制組隊征戰低級別聯賽、海外拉練的方式,提高全隊配合默契度、技戰術水平,這是徐根寶20年前就摸索出的“獨門絕技”。
本屆大灣區全運會,前八強球隊幾乎全都借鑒當年的 “根寶模式”,特別是殺入決賽的湖北隊、廣東隊,幾乎是直接粘貼復制。連續兩個賽季征戰中乙聯賽的湖北青年星隊,就以湖北U20全運男足為核心班底。同樣,東道主廣東U20隊以深圳二零二八隊為班底組建陣容,球隊長期征戰中乙聯賽,全運會還補充了張志雄等多名征戰中超、中甲的優秀球員。
相比之下,徐根寶碰到了新問題:過去隊伍大部分球員來自根寶基地,如今這支上海隊“極度散裝”,分別來自根寶基地、海港、申花和嘉定匯龍等四家俱樂部。球隊不僅沒有整建制征戰中乙聯賽的默契度,集訓時間也僅一個月,蒯紀聞、李新翔和劉誠宇等中超球員的合練時間更短。
不難發現,支撐之前上海全運男足取得全運會三連冠的基礎不復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部分優秀球員如蒯紀聞、李新翔等更早得到了進入職業俱樂部一線隊提升的機會,但上海全運男足沒有整建制隊伍征戰乙級聯賽或海外高水平比賽,沒有長期集訓提高默契度。與此同時,競爭對手成功復制 “上海經驗”,用根寶模式擊敗了徐根寶。
本屆全運會,上海三支男足的成績,也表明單一俱樂部的組隊模式有待完善。尤其是申花獲組隊權、申花梯隊教練陶金掛帥的上海U18隊,本身是三支球隊中實力最強、最被寄予厚望的隊伍,但他們在小組賽第一場就表現不佳被實力最弱的云南隊逼平,之后兩場關鍵戰役接連落敗,直接無緣八強的低迷表現留下遺憾。
相比之下,成耀東掛帥的上海U16隊在人員融合方面進行探索,教練組中既有來自申花的梯隊教練王赟,也有效力海港、幸運星的教練,成耀東即便是海港青訓總監,但這種融合而非單一俱樂部的組隊模式,顯然具有更大的包容性、決策的科學性,整個隊伍建設也呈現多元化色彩。
如果剖析全運U20冠軍湖北隊、U18冠軍遼寧隊、U16冠軍北京隊的組隊模式,都由足協主導而不是職業俱樂部主導。同樣,奪得全運女足 U18、U16 的上海隊,也由上海市足協主導。不難發現,上海青訓男足在某些方面過于信任中超職業俱樂部的 “市場性”,而忽略了自身作為行業部門的 “統籌力”。
上海U20隊雖然整體實力一般,更多依靠三名效力中超球員的個人能力,掩蓋球隊默契度不足的缺陷。但不容否認,擁有50年執教經驗的徐根寶,依舊是球隊的定海神針,恰恰是他豐富的經驗、過硬的心理素質、臨場的調度等,最終幫助上海U20隊摘下銅牌。相比之下,另外兩支上海全運隊的教練組略顯稚嫩,教練組能力的高低也直接決定著隊伍最終的名次。
上海隊三支青訓隊伍的教練組構成方面,需要更多探索“以老帶新”的模式。比如,上海U16隊由經驗豐富的冠軍教練成耀東擔任主教練,但更年輕的王赟出任執行教練,在臨場指揮中發揮更多主觀能動性,成耀東表示這也是為更好培養年輕教練,他則負責用經驗來兜底。
上海U18全運男足的教練組整體過于年輕,心理素質不夠過硬,也沒有 “老法師” 坐鎮,由此在三場小組賽就出現了陰溝翻船的情況,這和整個教練組的綜合能力不足密切相關。
反觀兩支奪冠的上海“小女足”,上海U16女足、上海U18女足的教練組中,都有經驗豐富的馬良行、黃堅雄坐鎮,兩朵 “小玫瑰” 分別奪冠,和教練組中的老帥當道不無關系。
火車跑得快,全靠車頭帶,在下一個全運會周期,上海市體育局、上海市足協在搭建全運隊伍的教練班子時,顯然更需要重視老教練、老領隊的經驗優勢。培養年輕教練的出發點沒錯,但在具體執行時未必是一上來就直接放手,適當讓老法師扶上馬、送一程也許是更好的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