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火箭缺首發控衛,莫蘭特在灰熊日子過得不順心,外界很容易將二者聯系在一起。
火箭124-109大勝灰熊,豪取五連勝,順帶驗貨莫蘭特。
莫蘭特本季至今場均三分球命中率僅有14%(0.8/5.4),在場就被放空三分。他過去三個賽季的場均三分球命中率分別為30.7%、27.5%、30.9%,作為1號位在當今時代沒有穩定的三分能力無疑是硬傷。除了三分球,188公分的莫蘭特在防守端也是突破口,高端局總會被擋拆點名。
莫蘭特攻防兩端都有明顯的缺點,合同大、場外問題多、刺頭球員,作為爭冠核心或爭冠拼圖的上限確實都不高。
火箭開季至今磨合漸入佳境,杜蘭特僅得11分輕松躺贏,他全場吸引包夾,申京和阿門帶眾將交出了滿分答卷,火箭的體系打法和化學反應已經成型。
成熟體系再引入一位有明顯缺點的明星球員過于激進,一旦破壞現有的化學反應得不償失,顯然沒必要。
火箭首發擺211公分申京+211公分史密斯+211公分杜蘭特+201公分阿門+193公分奧科吉,由于灰熊1-5號位體型分明,伊薩洛教練選擇了錯位防守。
188公分的莫蘭特主防無球3D奧科吉,讓他承擔最小的防守壓力;208公分的3J對位擅長沖擊籃下的阿門,放空阿門的投籃;211公分的蘭代爾VS申京,201公鋒的3D大鎖韋爾斯主防杜蘭特,這兩組對位固定的情況下,196公分的波普不得不去對位211公分的史密斯。
灰熊沒得選,畢竟莫蘭特和波普兩個后衛都無法硬扛阿門的沖擊力,他們只能讓3J當肉盾,這也是他們兼顧杜蘭特、申京、阿門三個強點的唯一解法。
火箭可以輕松利用三個點的對位在進攻端發難:杜蘭特持球打擋拆,灰熊選擇了夾擊杜蘭特,杜蘭特吸引夾擊找申京,申京面筐輕松拿捏了蘭代爾;阿門沖筐奮勇,中投和三分抽獎也讓3J的收縮站位付出了代價;史密斯背打波普擁有絕對身高優勢,這組對位的畫面過于血腥了——一旦火箭陣地戰打不開,就讓史密斯用干拔跳投生吃波普。
火箭直接擺了一個2-3聯防針對莫蘭特,欺負他沒有穩定的三分能力,畢竟此前7戰莫蘭特場均三分球命中率僅有13.9%,每場出手5.1次三分球卻僅能命中0.7球。
莫蘭特首節5中1、三分3中1、4失誤,火箭首發利用體型和活力并通過放空莫蘭特轟出14-5開局,攻防都打出了預期效果。
灰熊夾擊杜蘭特不讓他掄,但火箭其他人完美破解了灰熊的防守。
杜蘭特上半場11中4僅得9分,灰熊采用了韋爾斯和科沃德輪番貼防消耗,兩人雖然都沒有杜蘭特高,但死纏杜蘭特下盤不讓他輕易持球起速。灰熊還在杜蘭特持球打擋拆時選擇了直接雙人夾擊,逼杜蘭特出球——即拿走杜蘭特的擋拆投射,考驗火箭其他人的處理球效果。
火箭雖然無純正1號位,但經過此前六場磨合漸入佳境:杜蘭特→申京→其他人打出了清晰的破夾擊進攻鏈條,申京半場5助攻扮演了中轉站角色,先后找阿門/卡佩拉內切,視野和傳球主導了火箭的陣地戰進攻。
杜蘭特和阿門作為戰術發起點,申京作為戰術中軸,史密斯、伊森、奧科吉、謝潑德拉開空間用定點投射接應,火箭的進攻體系愈發成熟。
灰熊難在首發陣容莫蘭特三分被放空,替補陣容主控大腿杰羅姆傷停,莫蘭特在場時灰熊空間難受,莫蘭特不在場二陣容控場難受,因此相對高效和輕松的上分方式多來自于轉換和沖擊殺手。
灰熊只有玩跑轟才能維持比賽懸念,畢竟火箭的體型、防守以及鋒線攻防資源確實優勢明顯。
此戰證明,莫蘭特并不適合火箭體系,他甚至不如奧科吉適配性強。
火箭收割比賽的方式簡單粗暴,杜蘭特/申京吸引強側夾擊,弱側埋伏的史密斯和奧科吉聯手砍下14分建立起21分領先優勢——其中奧科吉連中3記空位三分,完美懲罰了灰熊的夾擊策略。
自奧科吉上首發以來,火箭豪取五連勝。原因也簡單,火箭變陣前海王+阿門+申京同時在場太拖空間,兩個點沒三分能力的陣容進攻太難受;而今奧科吉在首發陣容能提供3D屬性,他開季至今場均三分球命中率高達52.2%,能提供火箭在1號位剛需的投射能力,在申京開發出三分球后,首發陣容只有阿門一個點沒三分。
火箭如果通過交易得到了莫蘭特,他必然占據一個首發位置,阿門+莫蘭特同時在場,兩個點的外線三分直接被放空。并且莫蘭特188公分身型相對矮小,他的防守遠不及阿門,他還需要球權,申京、杜蘭特、阿門、莫蘭特在一起一個球明顯不夠分。
莫蘭特過去四個賽季場均都能達成至少23分6.5助攻確實有自己作為領袖的過人之處,但他的防守和遠射是明顯短板,直接制約了他作為爭冠核心的帶隊能力。個人需要大量持球不擅長打無球的技術特點也并不適配火箭體系,火箭完全沒必要去交易莫蘭特。
阿門、杜蘭特、申京三個點的持球與策動目前帶出了聯盟第一進攻效率,證明了火箭這套進攻體系的成功之處。即使有了莫蘭特,也不能幫助火箭爭冠,沒有必要破壞現今的化學反應。
奧科吉的表現給了火箭信心,在明年2月交易截止日前,他就是火箭以不變應萬變的底氣所在。
司機專欄 高冷大叔眼中的NBA